由于海外消费者需求疲弱,中国的贸易在八月进一步萎缩,显示经济放缓的势头正在加剧。
作为一度似乎不可一世的世界工厂,中国正面临其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为持久的衰退。上个月的对外出口额同比下滑 5.5%,拖累今年前八个月的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总额下降 1.4%。
这显示,该国庞大的制造业正在失去竞争力,因为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依然相对强势,尽管上月它已经历一次贬值。相比一年前,商品的价格对国外消费者而言仍明显偏高。
与此同时,数据的下滑甚至更加显著,上个月已经连续第十个月下降,进口总额同比下降达 14%。
经济学家表示,原油和工业金属等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剧烈下降导致进口总额的降低。但是,煤、铁矿石、铜、铝和钢铁等关键工业原材料的绝对进口数量今年也已滑落。进口的下降清晰地表明,由于制造业衰退和房地产建设放缓拖累经济增长,中国的国内需求疲弱。
预制钢构件生产和出口商上海森奉实业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 Beck Cai 说,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八月份的业务下滑高达 40%。
“我认为,这不是由公司本身的运营造成的,主要是整体经济环境疲软。”蔡先生说,“至于最近的人民币贬值,它对我们的业务的影响目前还无法判断。”
上个月,中国的领导层出人意料地突然决定让人民币贬值约 3%,这是该币种过去二十年来最剧烈的贬值。但是,中国央行此后便大规模介入干预,抛售美元购入人民币以拉抬人民币汇率。
干预的一个结果便是,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消耗其外汇储备。央行本周一的报告显示,仅在八月,外汇储备即下降近 1000 亿美元,尽管外汇储备的余额仍高达 3.56 万亿美元。
然而,分析师称,最近的贬值可能还不足以帮助改善出口。
“过去一年,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显著上升,这使中国的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相比过去有所下降。”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在一封邮件中写道,“但是,中国依然保持着巨额的贸易盈余,相对绝大多数货币没有大幅贬值的要求。”
北京的一个市场。中国希望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从而更少依赖出口。但是,货币贬值和股票市场的暴跌却给这种努力蒙上了阴影。摄影: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顺差却在陡升,今年前八个月的数字已高达 3650 亿美元。这是因为进口的下降相比出口更为陡峭。
不过,贸易盈余也有助于缓和投资者因人民币进一步的贬值预期撤出投资而带来的冲击。
野村证券的分析师的计算显示,自 1994 年中国开始采用现代汇率制度并将人民币贬值三分之一以来,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从未像现在这样高。
“鉴于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且面临深层次的机构性挑战,我们预计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不会消失。”野村证券的分析师在周二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但是,与上世纪 80 年代末及 90 年代初不同,我们预计这一次的压力将是平缓而持久的,而非突然而严峻。”
八月的贸易数字有一个可能存在的扰动因素,即当局使用的汇率。海关称,出口额总计为 1968.83 亿美元,等值人民币金额为 1.204 万亿元。
这表示,八月贸易数据使用的汇率为 6.116 元人民币对 1 美元,与七月贸易数据使用的汇率相同。然而,中国在 8 月 11 日进行了一次人民币贬值,根据央行的官方牌价, 8 月份人民币的平均汇率为 6.3056 元人民币对 1 美元。
为何存在这种偏差,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这表明存在一种可能性,即:中国的实际出口数据以人民币计价的下滑没有官方报告的 6.1% 那么糟糕,或者,以美元计价的实际下滑可能比官方报告的 5.5% 还要严重。
由于不在正常工作时间,我们无法与海关当局的新闻部门取得联系。
翻译 Skyearning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